第二届全国圆二色光谱暨振动圆二色光谱应用与技术研讨会特邀报告嘉宾有美国Laurence A. Nafie教授(美国雪城大学)、Rina Dukor博士(美国BioTools)、吕平江教授(台湾清华大学)、章慧教授(厦门大学)、来鲁华教授(北京大学)、易涛教授(复旦大学)。
来鲁华 教授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化学系作为伯克莱学者。现任教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为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蛋白质结构功能预测与分子设计;蛋白质折叠及生物分子识别机制研究;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等。来鲁华教授在J Med Chem、Proteins、J Comput Chem、Mol Biosyst、J Chem Inf Model、PLoS One、J Bio Chem、J Phys Chem B、J Biophys、Chembiochem、Anal Biochem.等著名期刊杂志发表高水平文章150多篇。Laurence A. Nafie 教授(美国)
(《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杂志主编、美国雪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分子光谱领域著名的科学家,手性振动光谱的研究先驱和奠基人之一,担任多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Nafie教授与国际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与Rina Dukor博士共同创建了美国Biotools公司,拥有丰富的产业化应用研究经验。
1973年在俄勒冈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共振拉曼散射,自1973年至1975年在南加州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发明和证实红外振动圆二色性,1975年加入雪城大学化学系建立了VCD 和拉曼旋光性(ROA)研究项目,1978年被指定为Alfred P. Sloan基金会成员,1982年晋升为教授;1978年Nafie教授提议并实现了目前所有商业化VCD仪器基本原理的傅里叶变换VCD首次测量。1988年Nafie教授从ROA首次测量了散射圆偏振(SCP),这就是目前唯一商品化的ROA光谱仪。1989年Nafie教授理论上预言了ROA一个新的形态叫做双圆形偏振(DCP)ROA, 1991年在他的实验室得到实验验证。1995年Nafie教授成为由John Wiley & Sons 出版社出版的BioSpectroscopy杂志创始主编,随后成为BioPolymers副主编; Nafie教授先后获得Coblentz 奖 (1981), Bomem Michelson 奖 (2001), William F. Meggers 奖 (2001) 以及应用光谱领域杰出贡献奖(2007)等. Nafie教授曾任Coblentz协会理事长,应用光谱协会理事长,2010年成为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 杂志总编,2011年出版发行了题为Vibrational Optical Activit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科学书籍,发表论文近300篇,发明专利数项。地址:大连市中山区丰汇园5号 邮编:116013
米乐m6科仪
2012 年6月8日